许多家长反映称自己的孩子经常出现尿床的现象,怀疑是不是得了遗尿症,但又不知道该如何判断,要做哪些检查,结果一拖再拖,不但给孩子日常生活带来很大不便,也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为广大遗尿患儿及家庭悉心治疗排忧解虑,门诊集合了多学科的资深医护人员,一站式的诊治,解决了患者辗转跑多个科室诊治的麻烦。 接下来,由遗尿门诊专家为大家解密下“遗尿症”。
尿床与遗尿症的区别
尿床,也被称作夜间遗尿或尿失禁,是睡眠期间不能控制的小量尿液遗漏出。
两岁以前的儿童几乎每天都会尿床,而尿床的比例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5岁以内的孩子出现尿床(也称为“遗尿”)的情况并不能说明其患有遗尿症。而5岁之后仍然持续每月尿床多次的话,则可以诊断为“遗尿症”,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疗。通过医疗机构适当的诊断和治疗,遗尿症的治愈率可以提高2~3倍。
宝宝尿床怎么办
尿床的现象除了部分遗传原因,主要是由于睡眠期间产生的尿量与膀胱的容量大小之间的不平衡所导致的。睡眠期间因夜间的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少,夜产生的尿量过多或者膀胱不能储存足够的尿量都会导致尿床。
儿童尿床的原因比较复杂,有些是其他疾病引起的。专家建议,有尿床的问题一定要及早治疗,不要拖。如果发现其他方面的问题,如:糖尿病、尿路感染等也好及早治疗。
生活作息有规律
专家建议注意早睡早起并在固定时间吃早饭。熬夜或不规律的生活会使尿床症状恶化。晚饭要早吃,晚饭后尽可能隔2~3小时后再睡觉。晚饭和就寝的时间间隔过短会在入睡后产生更多的尿,更容易出现尿床。
睡前摄取过多的水分有可能导致尿床。但是水分对于人的身体来说又是不可或缺的,因此请在早饭和午饭中摄取充足的水分。午饭之后要控制水分(果汁、茶、牛奶等)的摄入,晚饭之后睡觉之前请将水分的摄入控制在1杯左右(200ml)。
大便大量堆积在大肠内时会压迫膀胱,有可能会因此而导致尿床。医生建议尽可能多食用含有较多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豆类和薯类。每天早上起床后应先喝一杯水刺激肠道再吃早饭。上学之前应保证15分钟左右的如厕时间,建立良好的排便周期。
长期养成的习惯并非易事,请家长和孩子不要放弃,努力坚持。此外,尽可能营造出给予孩子肯定的环境,尽量不要责备,家人对孩子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经过2周到1个月的生活改善治疗后遗尿症仍没有得到改善的话,建议家长带孩子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诊断和治疗。